玉米秸稈還田是很多地區(qū)的人都有的經歷,畢竟對于一些人家來說,玉米秸稈收取是一個很麻煩的地方,也正因為這樣玉米秸稈還田應該注意什么成了大家都有的疑問,一起看看吧。
玉米秸稈收獲或回收時應及時粉碎,粉碎長度不宜超過10cm,以免秸稈過長造成土壤不實。
土壤微生物在分解作物秸稈時需要一定量的氮,因此它們與作物幼苗爭奪土壤中的有效氮。為了加速秸稈的分解,盡快將其轉化為有效養(yǎng)分,應施用適量氮肥。
玉米秸稈粉碎還田后,應立即旋耕或耙除殘茬,并進行深耕。耕作深度應為20-25厘米。通過翻耕和封頂,可以消除秸稈還田造成土壤孔隙過大的問題。
土壤水分狀況已成為決定秸稈分解速率的重要因素,有條件時應及時灌溉。
及時防治各種病蟲害,玉米螟、黑粉病嚴重的地塊,秸稈不還田。病株秸稈還田前應高溫焚燒或堆放。
1、秸稈覆蓋或粉碎直接還田。這種方式就是把農作物收獲后,直接或將秸稈粉碎后,通過犁耕直接將秸稈埋入田中,讓秸稈自然分解在田中。
2、利用高溫發(fā)酵原理進行秸稈堆漚還田。這種方法和我們傳統(tǒng)的自制農家肥原理相同,就是將秸稈和人畜糞尿混合堆積起來,利用微生物分散產生的高溫,達到發(fā)酵的目的產生熟肥,然后施肥于田。
現(xiàn)在都用聯(lián)合收割機收玉米,只要選擇活桿成熟的玉米品種,秸稈還田是可以的。青秸稈經過收割機粉碎,再進行深翻。我們這里來年的作物是花生。春季種植前,清明前后土地經過旋耕,不影響花生的播種和產量。
但是,許多人嫌種花生管理麻煩,會在收完玉米后重茬播種小麥。經過秸稈還田的地塊,對小麥的出苗和越冬影響比較大。及時澆灌封凍水,節(jié)后澆返青水能較好解決這一問題。
注: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代表本站立場。